450萬美元的「代理問題」(Agency Problem)?我們能學到什麼教訓?
根據華爾街日報於3/22的報導,美國大聯盟對洛杉磯道奇隊(Los Angeles Dodgers)的明星球員大谷翔平(Shohei Ohtani)以及長期翻譯水原一平(Ippei Mizuhara)的調查已經展開。調查的內容涉及大谷翔平及其前翻譯水原一平與加州非法博彩商的關聯。 https://www.wsj.com/sports/baseball/shohei-ohtani-interpreter-gambling-mlb-investigation-5c1fe7e7?mod=Searchresults_pos2&page=1 聯盟表示有450萬美元從大谷名下的銀行帳戶轉帳給博彩商馬修.波以爾(Matthew Bowyer)的消息傳出時,他們開始收集有關情況的資訊。水原在接受ESPN採訪時表示,大谷曾親自支付款項給Bowyer以償還其賭債,作為一種恩惠。然而,第二天在後續訪問中,水原改口說大谷並不知道這些支付。 根據3/21的華爾街日報的專文指出:被指控從棒球界最大的明星身上騙取數百萬美元的水原一平,不僅僅是一個更衣室的翻譯員。他與大谷翔平的關係變得如此密切,以至於他幾乎控制了大谷生活的方方面面。 https://www.wsj.com/sports/baseball/shohei-ohtani-scandal-ippei-mizuhara-dodgers-0038fdde?mod=Searchresults_pos1&page=1 水原一平與大谷翔平的關係密切,他的地位比任何工作描述所涵蓋的都要重要得多。水原不僅在更衣室陪伴著大谷,而且幾乎每一天都與他在一起。事實上,他在場內外幾乎主導了大谷生活的許多方面。 唐.野村(Don Nomura)是退休道奇隊球星野茂英雄的經紀人。他在2021年的一次訪問中表示,翻譯最重要的工作通常發生在球場之外。他表示:「很多球員都仰賴翻譯來適應去超市、租房子、租車、開銀行帳戶等生活瑣事」。 水原去年告訴美國體育新聞網站「運動員」(the Athletic),他和大谷在一起的時間比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多,似乎只有在大谷在投球丘,或者在打擊區時才有所區別。在2022年賽季之前停賽期間,球員和工作人員被禁止交流。當時水原甚至辭去了與天使隊的工作,以繼續與大谷合作,並在勞資糾紛結束後才返回。 代理問題(Agency Problem)在當代經濟社會中屢見不鮮,大谷或球隊為委託方 (Principal),水原為代理人(Agent),委託方支付代理人薪資,將自身資源的控制權交由代理人代管,代理人理應以委託方的最大利益行事。但在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下,代理人的隱藏行動(Hidden Action)無法由委託方完美監控,代理人就有可能運用委託方的資源,圖謀自己的私利,傷害委託方的利益,是為代理問題。 www.aptutorgroup.com/learning/principal-agent-problem 這實際上引發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果這確實是經濟學中的「代理問題」,對於我們一般的聽眾來說,會有什麼啟發呢?我們將在3/31的Podcast中討論這個議題。是否有更多生活與投資的實例,讓我們可以辨識是否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最後,我們將提供一些建議,以減少大家可能遭受的損害! APcore服務團隊敬上 2024/3/26 羊群效應(Herding Behavior)是什麼?00940募集熱潮是一種羊群效應嗎? 從眾行為或稱「羊群效應」,這在人類社會中屢見不鮮,比如某些小吃名店門口總是大排長龍,糕點名店的蛋塔網路開賣立刻秒殺;事實上,在人們的投資行為中也可以見到從眾行為,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最近大家紛紛解定存也要搶進的00940 ETF等。 https://www.aptutorgroup.com/learning/herding-behavior 經濟學家對從眾行為的成因也有著深刻的研究,其一,資訊瀑布 (Informational Cascade),在大家都沒有足夠的資訊下,我們看到幾個人做出了同一決定,在沒有更好的資訊去反對此一決定時,跟風成了理性選擇,讓自己也跳入了資訊的瀑布中。 https://www.aptutorgroup.com/learning/information-cascade 其二,做出一個特立獨行的決定,如果最後證明是錯誤的,就在群眾中鮮得自己特別愚蠢,而從眾的決定如果失敗,大家都在這個犯蠢的隊伍之中,似乎就沒有那麼慘,那麼,在羊群裡當隻小羊,似乎是聰明的決定。 最近幾週,ETF市場成為臺灣投資人最熱門話題。3月以來,國內多檔ETF接力募集,檔檔規模創新高。先是3月6日中信上游半導體(00941)成立,規模達新臺幣175億元,打破原先群益ESG投等債20+ (00937B)所保持的153億元紀錄。 事隔2天,統一臺灣高息動能(00939)於3月8日以531億元的巨量級規模成立,超出2倍的規模大幅改寫歷史新高,被稱為「臺灣資產管理界的新傳奇」。 但才過一個週末,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橫空出世,3月11日開始募集,首日就傳出募資金額打破00939紀錄。由於進單爆量,多家代銷通路券商頻頻傳出系統當機或延遲。最終只花5天完成募集,據元大投信統計,募集規模為新臺幣1,752億元。 我們在3/24的Podcast中,將用深入淺分析的講解,來分析這個效應的意義,及00940是否已有羊群效應的疑慮?現實中羊群效應是否有好的一面?該如何利用?例如可用基金規模變動量,來提早判斷基金的未來基金績效。 同時間羊群效應是否有壞的一面?例如沒有清楚知道自己的風險屬性,投入不適合自己的商品;或是不清楚「高息指數編製規則」邏輯,因此低估了可能價格標準差過大的問題。 https://taiwanindex.com.tw/indexes/IX0208 節目的最後,我們將分享幾個減緩羊群效應的方法:多樣化(Diversification)、逆向投資(Contrarian Investing)、提升財務素養教育、與改善的監管框架與企業治理等。 https://www.financestrategists.com/wealth-management/investment-management/herding-behavior/#strategies-to-mitigate-herding-behavior 祝大家投資順利!! APcore服務團隊敬上 2024/3/19 誰是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2026新任聯準會主席大熱門?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專文,川普任命的Fed理事沃勒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挑戰經濟正統觀念,他對美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的預言成真,影響力隨之上升。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川普明年重新入主白宮,Waller有可能成為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繼任者。 兩年前,Fed理事Christopher Waller提出了一個新穎的經濟論述,展示了Fed可如何在失業率不像往常那樣飆升的情況下,使通貨膨脹率回落到2%的目標。當時激起了經濟學界諸多重量人物的批評:包括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桑默斯(Larry H Summers)和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 2021年,隨著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之前的疫情干擾已經解除,因此職缺率激增。那時候在Fed內部,Waller已開始推動該央行提前退出超寬鬆刺激政策。雖然有些同事擔心這樣做會顛覆美國勞動力市場,但Waller認為,勞動力的需求非常強勁,他們不必擔心。 2022年春天,Blanchard曾向Jerome Powell表示,按照教科書上的貝佛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橫軸為失業率,縱軸為職缺率),Fed對勞動力市場的樂觀看法並不成立。隨後,Fed高級官員聽取了團隊同仁的簡報,其中包括Fed專門研究勞動力動態的經濟學家安德魯.菲古拉(Andrew Figura)的簡報,他認為Beveridge Curve尚不穩定。 Figura的研究強化了Waller之前的直覺,他們在2022年5月的德國演講中揭示了他們的結論。他們主張,貝弗里奇曲線目前變得幾乎垂直,意味著「職缺率」(Job Vacancy Rate, JVR)正在飆升,而失業率卻沒有下降。相反地,他們預測,勞動需求的降溫可能會導致空缺急劇下降,也不會出現通常的失業率上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0YV-AQPg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Summers和Blanchard並在2022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Waller的支持性研究充斥著「具有誤導性的結論、謬誤和事實錯誤」。當時,美國職缺率達到7%的極高水平。Summers和Blanchard展示了自二戰以來的每一輪經濟循環中,失業率是如何在職缺率達到峰值兩年後明顯上升的。這些批評者說,如果失業率不持續走高,通膨率就不會接近2%。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fed-wrong-lower-inflation-unlikely-without-raising 2024年2月28日「華爾街日報」的「The Fed Governor Who Proved Larry Summers Wrong (證明勞倫斯.桑默斯錯的Fed理事)」一文中:然而,從那時起,職缺率已降至5.4%,而失業率卻沒有上升。以Fed偏好的價格指數計算,去年12月份通膨率從2022年6月的7.1%降至2.6%。 https://www.wsj.com/economy/central-banking/the-fed-contrarian-who-saw-the-soft-landing-coming-9a4f1b9f 兩年過去了,隨著美國通膨率逐漸靠近2%,而失業率仍接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準,顯然Waller很有先見之明。這也可從某方面解釋,為何學院派出身的Waller是目前最受關注的Fed官員之一,並有說法他未來有可能被提名為下一任Fed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回溯數據從美國1919年1月到2023年2月,長達100多年的歷史數據中,佛里奇曲線皆有很強的解釋能力。但是此次暴力升息的結果,截至下圖最新數據(2023年12月),仍在貝佛里奇曲線的垂直階段,幾乎印證了Waller與Figura的新論述預測經得起考驗! 補充: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截至截稿,補上2024年1月最新數據,與 2023年12月完全一樣(職缺率5.3%與失業率3.7%);2024年2月最新數據失業率3.9%。
Waller是他直系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他在Bemidji State University就讀時,原本計劃學習會計和商業。在遇到一位讓他感興趣的教授後,他轉而攻讀經濟學。第一次考試得了D,但期末考試卻取得了最高分。他後來在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教書,並於2009年進入Fed系統工作。Waller講話時語言平實,很少使用學術術語。 我們將在3/17的 Podcast中帶領大家認識這位 Fed 未來的明日之星,同時分享 Waller 擔任2026年5月後下一任 Fed 主席的可能性,以及對我們投資者的可能影響。 APcore服務團隊敬上 2024/3/15 |
|